聊聊蒙牛的估值,低估?高估?合理?

<![CDATA[

蒙牛从2021年初的52港元(前复权),到现在经过连绵不绝的下跌,股价现在只有14出头,不到高点的三分一了,大概回到了六七年前的样子,PB静态估值是1.15倍(财经新闻数据),PE也只有10倍多出头。

按理,一个品牌消费品的老二,也算半个龙头吧,估值怎么差也2PB或者15PE吧?

这样对标的话,蒙牛应该说是低估的。

但事实是,这样的蒙牛似乎依然处于无尽的下跌之中。

我不知道抛售或者做空蒙牛的投资者是什么想法,但对我而言,我当前要思考的是,蒙牛能否否极泰来,能否有投资的机会?

先来看一组现金流数据;(过往5年)

经营现金流是不错的,大于净利润不少;整体经营还是健康的;

投资支出太过夸张,把这几年的经营现金吃掉还不够,还需要融资来补;

融资增加,公司负债率上升;

所以简单的从现金流这个方面来说,蒙牛在投资方面的支出是有问题的;如果后面继续出现这种状况,有一定甚至可以说很大的可能公司正在被掏空(低效率收购甚至亏损收购)。

列举过去几年一些大的收购,我个人认为都是不成功的,或者说收购之后没有运营好。

2013年,124.6亿收购雅士利国际,现在已经私有化了;雅士利经营的不理想;

2019年,近80亿港元收购澳洲贝拉米;

2019年近6亿澳元(约28.7亿)收购LDD

2019人认购中国圣牧12亿股,圣牧目前只有16亿港元市值;

2020~2022不断增持妙可蓝多,目前账面亏至少20亿;

所以说,蒙牛自身的品牌其实是很强大的,而去做的这些收购,极大的消耗了公司的资本,拉低了经营业绩。

我认为蒙牛高估了自己对行业的整合能力。

这估计也是这几年股价一直跌的主要原因吧。

至于公司自身的主业,其实也算是中规中矩的;营销费用比较高,经营利润率比伊利低几个点;但总体还算是比较健康的。这也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基石。

从股东的回报来看,去年分红提升到了40%,加上回购的金额,股东回报差不多能到5个点以上,还算是可以吧。不过后续有待观察,公司是否会继续回购,和保持比较高的派息比例。

在当前的价格买了一个观察仓,不过,如果假如蒙牛再出现这种低效率的大规模并购,投资现金流继续大额流出,则打算亏损割肉,并永远拉黑她。反之专注主业,提升效率的话,则可能加仓。

前阵子发了个短贴,探讨蒙牛股价下跌的原因,评论几乎一边倒的喷蒙牛;我不知道管理层是不是能听到这些声音;树要皮,人要脸,大家说呢?

网页链接

$蒙牛乳业(02319)$ $伊利股份(SH600887)$ $光明乳业(SH600597)$

本话题在财经新闻有38条讨论,点击查看。
财经新闻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,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。
点击下载财经新闻手机客户端 bestfinancenews/xz]]>

#聊聊蒙牛的估值低估高估合理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