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![CDATA[
根据行业生命周期理论,行业的生命发展周期主要包括幼稚期、成长期、成熟期、衰退期四个发展阶段。一般来说,行业增长率天花板会出现成长期阶段,行业规模总量天花板会出现成熟期末。但是银行非常特殊,有别于其他行业,它是在规模总量上没有天花板的行业。
一、银行规模增长和货币投放深度捆绑
商业银行既是企业,也是货币投放的媒介。按照现有的货币框架,央银投放基础货币,商业银行通过信贷关系创造货币,且商业银行创造的货币占社会总货币(M2)的大头。长期来看,M2的同比增长、商业银行创造的货币余额增长、银行业的贷款增长三者会趋于一致。货币投放满足以下公式:货币同比增长≈GDP增长+CPI+资产流通货币需求量增长。目前GDP增长目标是5%,CPI的十年平均值是1.8%,那中期视角银行业的平均增长会在7%左右。长期视角来看,GDP体量继续变大后,增长可能会稍微降下来一些,后续CPI可能会适当起来一些,综合起来评估预计银行业的增长能维持在5%左右。
二、区域贷款资源的制约
银行是一个强监管行业,区域银行只能在特定区域经营,只有拥有全国牌照的银行才可以在全国经营。银行不能一直靠债权业务和同业业务来扩张,贷款业务才是最重要的业务。这就引发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,特定区域内的贷款资源是有限的,那么区域银行的天花板就在这里了。所以有的区域银行目前的规模扩张确实非常快,但是这种高速增长是没有办法一直保持的,因为这个区域里的客户所能承受的杠杆率终究是有上限的。
注意事项:区域贷款资源每年同比也在增长,限制的是区域银行的规模增长率,不是区域银行的贷款规模总量。
目前拥有全国牌照的银行一共有18家,那未来还有没有可能继续增加呢?答案是很难。因为目前金融行业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了,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央企“限金令”和今年M2同比增长降速都预示金融行业的转变。
三、内生性成长限制
银行的规模增长受到核心资本充足率的限制。在风险权重系数和银行的资产结构不变的情况下,银行的规模增长等同于加权风险资产净额同比增长。加权风险资产净额同比增长大于净资产收益率*(1-分红率),年末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就会减少;加权风险资产净额同比增长小于净资产收益率*(1-分红率),核心资本充足率就会增加。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是有监管要求的,如果不满足监督的最低要求就无法再进行资产规模扩张。所以在不进行股权再融资的前提下,银行规模增长率的天花板就是净资产收益率*(1-分红率)。
四、结论
银行的规模总量没有天花板,但是银行的规模增长率在宏观上受到货币投放量的调控、在中观上受到区域贷款资源的制约、在微观上受到自身内生性成长的限制。从中长期视角来看,银行行业规模增长率会高于GDP增长。所以不要整天说银行业没有成长,大多行业的成长最后都是不如银行的。
(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)#星计划创作者# #星计划达人# #银行# @今日话题 @财经新闻创作者中心 $招商银行(SH600036)$ $工商银行(SH601398)$ $农业银行(SH601288)$
本话题在财经新闻有18条讨论,点击查看。
财经新闻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,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。
点击下载财经新闻手机客户端 bestfinancenews/xz]]>
#银行的行业规模没有天花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