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![CDATA[
今天晚餐后遛弯跟朋友聊天,讨论股票过程中,给他讲述了自由现金流的逻辑与意义。
边讲边觉得这个名词听着很高大上,可能唬住了很多人,但其实特别特别朴素。你家小区门口炸油条的早餐馆大爷,其实都很清楚,他们都是这么算账的。
因为它指向了特别纯粹的三个字
——做生意。
大家很多关注股票投资的都听过两句话,
1,企业的价值是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
2,自由现金流是真实的企业股东收益
第一句话那些大佬们,从巴菲特段永平,到散户乙或者财经新闻的V,大家都时常这么表述。但第二句话听过的人就少很多了,其实有第二句话推导支撑的话,那么第一句话显然是合理的。
所以这里的关键是:为什么自由现金流是企业股东真实收益,而大家普遍更能听懂的净利润不是?
因为自由现金流=经营现金流-资本支出,是真的可以支配的钱。
下面举个极简的小例子(虚构的,没真开店):
我和朋友合伙开早餐店,他蒸包子,我炸油条。商量好赚钱对半分。通常一年下来,去掉房租水电食材等各项成本,卖早餐差不多能挣40万左右,比较稳定,一人可分20万。
但是有一年我俩商量:咱这店不重新装修不行了啊,环境太差了,咱们整高端舒适点。然后只有油条包子没有豆浆不太行,最好再加上面包咖啡,咱们做成新时代中西合璧早餐,当然得再请俩员工。
我朋友说,行。
于是在这一年,我们花了15万装修,花了5万购置豆浆机咖啡机和烘焙设备,又多招了俩员工,一人工资5万,俩人10万。
假设还是在一年挣40万的视角上去推导(暂不考虑店铺升级后的营业额变化,先简化一点,事实上资本支出应该是可以让生意赚更多钱才对,所以自由现金流要长期观察)
那么,自由现金流=30万-20万=10万
其中经营现金流净额,因为多付了俩人10万的工资,从40万变成了30万。而装修和购买设备的钱就是资本支出了,一共20万,所以最后今年能落10万进口袋,我跟合伙人一合计,一人年底分了5万。
这就叫,真实股东收益。
那按照财报视角的净利润呢?答案是26万。
多10万人力成本之后,生意差不多挣30万,但装修和设备费用呢?我们就开始摊销了,估计能用5年后再去装修和设备升级,所以这次20万支出可以摊到5年,每年折旧成本4万。于是,今年的净利润是26万。
我们俩能把26万一人分出来13万自己花吗?显然不能,因为账上真没那么多钱。
发现了吗?老百姓的视角就是自由现金流视角,非常朴素。比如你对家庭支出进行记账,花1万买个沙发,那就是花了1万。没有人会觉得因为预期沙发能用10年,应该摊销一下,所以今年只花了1000元…
我不是说买东西不考虑适用年限的问题,这个成本视角也很有意义,但你通常不会这么来算对吧?你看一年下来家里能存多少钱时,对于这笔账一定是扣1万的而不是扣1000,你脑子里天然就是自由现金流的理念,它很纯粹。
但现实是,冠上了这个“自由现金流”的名词,在资本市场,散户们就可能听不懂了。
而利润表呢,因为有这些复杂摊销逻辑,没那么朴素,大家就很容易“上当”了。
我总隐隐约约觉得,很多财务口径和会计准则啥的,很像是专业人士刻意制造的信息鸿沟,就让普通人懵圈。
当然我不是相关专业,缺乏背景知识,这个纯属瞎说开玩笑。
就聊到这儿吧,希望对小白们理解企业有所帮助。
$中国海洋石油(00883)$ $贵州茅台(SH600519)$ $长江电力(SH600900)$
本话题在财经新闻有20条讨论,点击查看。
财经新闻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,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。
点击下载财经新闻手机客户端 bestfinancenews/xz]]>
#自由现金流的朴素本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