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云顶能源是怎么清零的。

<![CDATA[

2016年我发现资源股的价格到了低点,马上去查资料。找了三家公司$淡水河谷(VALE)$ $Peabody(BTU)$ $Cloud Peak Energy(CLD)$

一家铁矿石,两家煤炭,都是美股的行业顶流。后来,你们看到了,淡水河谷,btu都熬过了行业低估,涨了10-100倍。但是cld跌去了粉单市场,再也没站起来。

突然说这个故事,是有很亲近的朋友,重仓煤炭。说煤炭供给侧改革了,供给量上不来,需求一直增长,煤炭已经不是周期股了。我感到深深担忧。因为我曾经也这么想。

世界第一大煤炭储备国是美国,你看过btu的年报,你会感叹美国的煤炭资源太好了,煤层浅,热值高,开采成本极低。几百人的矿产量和国内几万人的矿一样。但是同样这么好的资源cld都没熬过下行周期。

美国用电量是一直没降低,但是天然气革命以后,美国天然气价格很便宜,天然气发电污染小,调峰方便,电厂建设成本相对低。所以,美国煤炭需求下降持续了好多年。在这个过程中,成本稍微高的煤矿都破产了。原油也是一样,油价稍高一些,加拿大油砂,委内瑞拉重油都会进入市场。再低一些,深海油,国内的老龄油井就会亏。现在国内能源行业资本确实少,但巴西,印尼,非洲都没闲着。

指望油价一直维持80,煤炭800,这是一厢情愿。投资不是一句能源消费增长,国内供给侧改革了那么简单的。投资不难,但也不能太简化。

本话题在财经新闻有54条讨论,点击查看。
财经新闻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,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。
点击下载财经新闻手机客户端 bestfinancenews/xz]]>

#我的云顶能源是怎么清零的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